咸阳东方高级中学www.xymtxx.com

初升高的择校问题家长千万不能忽视!

发表时间:2022-06-22 08:22作者:张琼

中考已经落下帷幕了,现在家长们已经开始焦虑孩子的择校问题。

拼了命摸高挤进能去的最好的重点高中做“凤尾”?还是去低一级的高中里当“鸡头”?

想冲分数刚刚够好学校,又怕孩子压力太大;

上一个普通高中,一本率并不高,岂不是等于放弃了好大学?

择校的困惑,是每个中考生家庭面临的最大疑问!相信看完这篇文章,家长们能有所收获!微信图片_20220622082932.jpg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图片
进入什么高中,决定进入什么大学?‍

不可否认,学校越好,教学资源越丰厚。

两个初中同学初中水平相差不大,也许中考只差十几分,一个是一入重点深似海,一个是从此萧郎是故人。

一个被你追我赶的竞争队伍带着跑,一个在以学习为耻装酷为荣的堕落天堂里跟着混。

三年下来,恐怕相差万里的不只是成绩,还有三观,人格,性情、气质……

牛校的孩子必然牛,周围的学习氛围都是“比学赶帮超”。上课想要说话,都找不到和你开小差的同伴。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没有学不好、学不会的道理啊!

一位土豪爸爸说了这样一句话:

分数不够钱来凑,无论如何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是指望他学的多好,而是为了以后一提老同学,个个都是行业精英,孩子未来的这个关系网就非同一般了。

在这个人情社会,就凭这一点,我觉得付出点代价也值了。

这话听起来很扎心、功利味儿十足,但也暴露出某种事实。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图片
摸高进了好学校,容易跟不上?‍

什么样的孩子压线进了好学校,会更上层楼?

说句实话,中考出题的难度和分数的区分度,远远不如高考。

再加上一些运气成分,和判卷松紧度的原因,上下10分的波动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孩子中考分数和排名,比平时大考的平均分和排名低,那么孩子一定要摸高进重高。

中考分数和自己比起来偏低,可能仅仅是因为理科卷子的难度偏低或者太高,造成区分度不大;或者作文判卷标准有点松,高分的孩子太多。

高中知识难度陡然提升,尤其是理科。初中爱动脑,喜欢啃难题的孩子,削尖了脑袋也要往好高中挤。微信图片_20220622082942.jpg

反之,如果孩子中考成绩超水平发挥,报考学校的时候要更加慎重。

靠老师领着偶然刷出中考高分的孩子,容易在省重点高中里找不到存在感。

在普高里,他们可能更容易获得老师的重点关注和照顾,会因为自信而发展得更好。

有些超常发挥的孩子压线进了重高,因为激烈的竞争氛围,一时间没有转换过来,相当抗拒,非逼着父母转学。

然而转学之后呢?好多都放飞自我了。

所以中考出分后一定要慎重择校,上了高中后就尽量不要转校。

父母如果真的怕孩子压力大跟不上,更多的不是为他们转学,而是应该积极地去开导他们,告诉他们有呆在这里的实力,帮助孩子逐步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努力地去适应,而不是想方设法去逃避。

图片
图片

03

图片
图片
低一级的学校出不了好成绩?‍

想有好前途就必须上更好的高中吗?

省重点一定比市重点好,市重点一定比县重点更易于孩子出成绩?上了普高,就没有机会读个好大学?

“魔鬼定律”指出,通过学生的中考成绩,可以预判其高考成绩。

也就是说,层次越高的重点高中,教学资源、活动资源和校友资源一定更好,但是对孩子成绩的影响未必有那么大。

高考成绩高的学生,中考成绩一定不会很差。初中拔尖的学生,高考成绩依然出色!

为什么中考分数相近的学生,高考分数依然相近呢?

因为,学习的过程,就像垒积木。中间没垒稳,就要停下来,拆掉重新布置。要是基础没打好,弄塌了,那就得重来。

图片

如果初中没学好,到高中赶超的可能性有但并不是不大。

因为需要克服初中留下的学习坏毛病,还要补足基础知识,并且加倍努力学习新的知识,能做到这点的人太少,所以逆袭成功的大都成了传说。

因此,大多数学生的高考成绩,其实在中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就决定了,而且很难上升,反倒是稍不注意,就会下降。

高中课程并不是彻底的从零开始,重新学习,而是初中知识的“升级版”。

高中大家并不是在同一条跑线重新出发。每个人的出发点,取决于中考的水平。

所以,要想高考取得好成绩,从初中开始,就要打好基础。

初中努力,不仅仅是为了中考,它还会决定你几年后的高中学习,最终决定你的高考,进而影响你的人生。

图片
图片

04

图片
图片
择校很重要,但择校之后怎么做更重要‍

纠结择校的,都是重视教育,认识到读书重要性的家长。

无论孩子最后上了哪类学校,这些家长都会对孩子抱着很大的期望。

这本是好事,然而却很容易走偏,踩到雷区。

最怕家长自我放弃,却把压力让孩子扛。

很多父母都会把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等到孩子上了高中后,做父母的就更加严厉了。

成绩不好了就责骂、学校里犯了一点小错就责骂、作业写得不好更得挨骂。

长此以往,孩子不仅学习激情没有了,甚至有的都陷入到抑郁的状态了。

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设身处地地去考虑,自己年轻时候都没有做到的事情更不能严格的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做到。微信图片_20220622082926.jpg

退后一步,即便是孩子最后未能进入理想的学校和班级,也不是从此就没有更好出路了。

正如平时我们所说,再好的学校和班级都有跟不走的,再差的学校和班级也有非常优秀的。

学校和班级的确在学习环境、氛围、同学层次、师资配比等方面有所差异,但最主要的还是看孩子个人。

关键还是看孩子是不是有更远大的目标,更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心,以及坚持的付出,而不是只满足于本学校内的对比。

这方面,家长可以和孩子一道,树立一个名校的标杆,通过其他同学家长,帮助孩子收集一些名校的试卷、资料以及成绩排名等信息,以此检验和名校同学之间的差距,从而激发孩子的上进心。

图片
图片

05

图片
图片
择校时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郑州一位校长曾用形象的比喻来指导择校:

如果你的孩子是动车车厢,那就要挂到外国语、一中、省实验这些动车车头上。

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卡车车厢,那就挂到我们学校这个卡车车头上去。

卡车车厢挂在动车车头上会被拉零散,动车车头挂在卡车车头上,我们也拉不动。

最好的学校不一定适合你,适合你的学校才是最好的!

图片

作为家长,择校的准则一定要出于爱,而且是无私的爱,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孩子创造最好的条件、不要走不必要的弯路。

培养孩子的自信,关注孩子的学习成长过程,而不是等到结果糟糕了才开始着急。

客观地看到孩子的潜质,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他身上。

最后提一句,择校很关键,但家长不要把择校挂在嘴上,不要过度强调考试的功利性。

反而,你可以引导孩子不要过分在意中考的分数。

有时候刻意地在乎它,反而达不到理想值。就像小时候玩沙子的时候,手握得越紧,沙子就会漏得越快。

中考也是一样,有时候你抓分数抓得越紧,越害怕,反而不利于正常发挥。

孩子从中考这一场考试中收获的不该仅仅是分数,更多的是增强抗压能力和学习能力。




联系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国棉一厂内            联系电话:17899189918